前列腺癌藏得深,这四个早期筛查攻略请查收!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特别在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由于它善于隐蔽,往往症状并不重,比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因而很难引起患者重视。所以,单纯的依靠症状来发现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的前列腺癌是非常困难的。
所幸的是,近年来前列腺癌筛检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肿瘤专科医生也常用四个诊断小帮手,来全面“透视”前列腺——直肠指诊(DR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经直肠超声(TRUS)及核磁共振(MRI)。
前列腺癌检查方法具体是怎么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指医生将戴手套的手指伸入患者直肠,并隔着直肠触摸了解前列腺部位的情况。由于前列腺癌会导致腺体变硬、长硬节甚至形态改变,所以医生可以通过手指的触感判断它是否癌变。直肠指诊是最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约15%~40%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直肠指诊时可发现异常。但这项检查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不同医生的结论可能有差异,因而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前列腺癌被触摸到和正常的前列腺体并无异常改变,所以直肠指诊有一定的局限性。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组织中所独有的一种蛋白。前列腺被癌组织破坏后,这种蛋白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去,所以通过检测血中PSA的水平是否异常,医生就能知道前列腺是否存在癌变的可能。可惜的是,影响PSA水平的因素很多,前列腺受到挤压的疾病或者医疗操作,都有可能导致PSA增高,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或者直肠指检、留置尿管、经尿道手术等均可导致PSA的升高。
也就是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也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癌,患者检查后的结果需要肿瘤专科医生来解读。但是,PSA作为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已经作为社区肿瘤筛查、老年男性体检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3.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
经直肠超声的原理和直肠指诊相似,只不过医生不是用手指,而是用直肠超声探测探头伸入到患者直肠中,以此来观察前列腺的情况。由于超声仪比手指的触感更客观,能观察整个前列腺腺体形态、大小,及时发现结节,所以这个检查也比直肠指诊更准确。但是,在超声发现的结节并不都是前列腺癌,其中低回声结节是癌的机率更大。
4.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先进和功能强大的检查方法。由于前列腺“水分”含量较多,MRI检查前列腺比CT具有更加清晰,更具有诊断价值的优势。和超声一样,它也属于影像学检查,相对于超声,MRI的特点在于它除了能了解前列腺的形态之外,还能了解前列腺周围的情况,如盆腔是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的情况。MRI拥有众多参数功能,也能帮助我们肿瘤专科医生更好地诊断前列腺癌。
这四个检查各有千秋,因此医生会联合应用这些方法,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必须说明的是,这些检查各自都存在局限性,并不能够完全告诉我们前列腺是否“健康”。例如,对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的病人,存在“虚惊一场”的风险。
同时,这些方法能发现哪些人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但并不能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最终依据。前列腺癌的确诊必须获得病理证据,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等的方法获得患者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